一、建设背景 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升级换代已成为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国家战略支点,是国家“十三五”规划中的重要板块。该产业也是湖北省重点发展的产业,已成为全省“规模最大、发展最快、就业最多、效益最好、农民获利最多”的“五最”产业。无论经济上行还是下行,食品永远是基本需求和刚性需求,农产品加工业永远是朝阳产业。 作为农产品加工产值占湖北省1/6的襄阳市,其农产品加工业是“十二五”时期增长最快的工业板块之一,已成为与汽车产业并驾齐驱的两大工业支柱之一。襄阳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由2009年的460亿元,逐步发展为:2010年662亿、2011年1034亿、2012年1391亿、2013年1638亿、2014年1826亿,2015年2130亿。农产品加工产值先后实现1000亿、2000亿元突破,以2009年为基数,六年翻两番;以2011年为基数,四年翻一番。目前拥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4 家,创造7个全省龙头老大(襄大农牧、梅园米业、三杰面业、奥星菜籽油、劲旺稻米油、鲁花花生油、汇源农林棉籽油)。全市规模以上食品加工企业数量由“十一五”末的210 家,增长到 2015年的 270家。其中:年产值亿元以上的企业 195 家,占行业规模企业总数的72.2%;10 亿元以上的企业 28 家;20亿元以上的企业 12家;50 亿元以上的企业3家(奥星粮油、梅园粮油、三杰粮油);过百亿的企业 1家(襄大农牧)。 尽管“十二五”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是与全国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差距明显:以农产品加工产值全省排名第二的农业大市襄阳市为例,尽管是全国为数不多的百亿斤粮食大市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但是其“农产品加工增值比”2015年也只达到2.6:1,而农产品加工发达地区这一比值已达到3:1甚至5:1。 上述现状既是差距,也正是我省农产品加工业今后发展的巨大潜力所在!为了促进产业发展,湖北省委省政府已对农产品加工业实施“四个一批”工程,财政支持力度空前。襄阳市也于2013年底出台了《市农产品加工业“三年倍增计划”行动方案》,提出要经过三年的努力,使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从2013年的1638亿元增长到2016年底的3000亿元。 政府部门的主导政策,既给行业企业的带了发展的机遇,也给高校应用型食品类人才的培养带了新的挑战:当前,农产品加工产业面临产业转型、升级——主攻精深加工、深化产业整合、培育新型业态,走规模化发展之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必定需要更多的、更加专业的食品类专业人才,尤其是需要大量的、能在生产第一线稳扎稳打的工程技术人员,如:解决生产问题的现场工程师,进行产品初级研发的研发工程师,产品质量管控的检测工程师等等! 湖北文理学院作为襄阳地区唯一的一所二本院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坚持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广泛开展校企联合办学。食品专业开办以来,与地方重点食品加工企业紧密联系,从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实施人才培养过程、共同建设实践及就业基地、共同进行技术研发等多方面开展合作,为湖北省尤其是鄂西北地区食品产业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解决方案,为地方产业输送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 二、专业办学历史 湖北文理学院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为了顺应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需要,在襄阳市政府的支持下于2008年申办,并于2009年开始首届招生。同时,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快上发展的基础上,于2015年适时申请开办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目前,食品类专业已连续招生7届,培养近450名本科生。 学校高度重视食品类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在办学伊始,便大量借鉴国内诸多食品名校的办学经验,高起点、高标准进行建设,坚持走特色办学之路,注重教学科研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较快的发展。2012年,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入选“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2013年,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得湖北省普通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14年,本专业分别获批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以卓越工程师为培养目标的食品专业“阶梯递进、双证通融”培养体系的建立)、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食品类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湖北文理学院“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项目;2015年,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获批湖北文理学院“优势特色专业”建设项目;2016年3月,本专业与襄阳市硕健蔬菜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的研发中心,被省科技厅认定为湖北省校企共建蔬菜生态种植技术研发中心;2016年5月,本专业获批一项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计划资助项目;2016年6月,“食品科学与工程”被批准为“楚天学者计划”设岗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省级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建设项目。同时,“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也被湖北省学位办增补为“湖北省重点培育学科”。在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发布的《中国大学本科专业评价报告》中,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2014、2015、2016年排名从无到有,再到连续入选湖北省三星级以上专业排行榜,紧随省内食品学科第一方队——华中农业大学、武汉轻工大学之后。 目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有专任教师 26 人,教授 2 人,副教授 1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 17人,占比 65.4%,博士主要毕业于江南大学、浙江大学、南昌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食品专业一流学府。其中,先后有6位教师被湖北省科技厅聘为省级科技特派员,进驻到省内不同企业开展科技服务工作。同时,为了加快发展,本专业聘任国家杰青、长江学者、国家功能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江南大学食品学院院长陈卫教授为“名誉院长”,聘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专家、湖北省食品领域资深教授、华中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吴谋成教授为“隆中学者”,指导学科与专业建设。聘任江南大学博士生导师张灏、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李斌教授为客座教授。此外,本专业还从襄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襄阳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正大食品(襄阳)有限公司、襄阳赛亚米业有限公司、湖北香园食品有限公司、湖北古襄阳酒业有限公司、湖北奥星粮油工业有限公司、湖北老龙洞杜仲开发有限公司等单位聘请了10余名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兼职导师。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我校重点打造的优势特色专业,也是我校重点培育的新的学科增长点,专业自开办以来,尤其是近三年来学校先后投入1200万经费用于学科、专业建设。目前,已建有公共实验室21个,专业实验室15个,教师科研工作室24个。其中:食品专业拥有“五平台、三中心、三研究所、若干工作室”的学科平台布局。五大科研平台:食品组分分析平台、食品物性与感官分析平台、食品常规理化分析平台、食品生物技术平台和食品产业化孵化平台。三个研究中心:湖北省校企共建蔬菜生态种植技术研发中心、襄阳市油菜籽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襄阳市木瓜膳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个院内研究机构:鄂西北植物资源研究所、鄂西北传统发酵食品研究所、碳水化合物资源研究中心;若干工作室: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师科研工作室。
实验室功能分类 |
门牌号 |
实验室名称 |
公共教学实验室(21个) |
N3-104 |
化工原理实验室(1) |
N3-106 |
化工原理实验室(2) |
N3-201 |
仪器分析实验室(液相) |
N3-202 |
仪器分析实验室(气相) |
N3-204 |
仪器分析实验室(原子吸收) |
N3-205 |
仪器分析实验室(紫外、可见) |
N3-209 |
仪器分析实验室(离子活度、pH计) |
N3-210 |
仪器分析实验室(电化学工作站) |
N3-301 |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室(1) |
N3-302 |
天平室 |
N3-303 |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室(2) |
N3-304 |
生物化学实验室 |
N3-305 |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室(3) |
N3-306 |
基础化学综合实验室 |
N3-307 |
纯水室 |
N3-308 |
物理化学实验室(1) |
N3-309 |
物理化学实验室(2) |
N3-402 |
有机化学实验室(1) |
N3-403 |
有机化学实验室(2) |
N3-413 |
化工仿真实验室(1) |
N3-415 |
化工仿真实验室(2) |
专业实验室 (15个) |
N3-109 |
食品工艺学实验室(发酵) |
N3-110 |
食品工艺学实验室(软饮料) |
N3-111 |
食品工艺学实验室(乳品) |
N3-112 |
食品工艺学实验室(焙烤) |
N3-113 |
食品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室(食品) |
N3-114 |
食品工艺学实验室(综合) |
N3-115 |
食品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室(理化) |
N3-116 |
食品化学与分析实验室 |
N3-117 |
食品微生物实验室 |
N3-118 |
食品产业化孵化平台 |
N3-219 |
食品微生物菌种资源库 |
N3-220 |
食品组分分析平台 |
N3-222 |
食品物性与感官分析平台 |
N3-223 |
食品常规理化分析平台 |
N3-225 |
食品生物技术平台 |
教师科研工作室(24个) |
N3-214 |
教师科研工作室 |
N3-215 |
教师科研工作室 |
N3-216 |
教师科研工作室 |
N3-217 |
襄阳市木瓜膳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N3-218 |
教师科研工作室 |
N3-221 |
碳水化合物资源研究研究所 |
N3-224 |
鄂西北植物资源研究研究所 |
N3-225 |
鄂西北传统发酵食品研究所 |
N3-226 |
鄂西北传统发酵食品研究所 |
N3-310 |
湖北省校企共建蔬菜生态种植技术研发中心 |
N3-311 |
襄阳市油菜籽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N3-312 |
教师科研工作室 |
N3-313 |
教师科研工作室 |
N3-314 |
教师科研工作室 |
N3-315 |
教师科研工作室 |
N3-316 |
教师科研工作室 |
N3-317 |
教师科研工作室 |
N3-319 |
教师科研工作室 |
N3-320 |
教师科研工作室 |
N3-321 |
教师科研工作室 |
N3-322 |
教师科研工作室 |
N3-323 |
教师科研工作室 |
N3-324 |
教师科研工作室 |
N3-325 |
教师科研工作室 |
目前,本专业仪器设备总值达到1000万,其中诸如GC-2010plus气相色谱仪(日本岛津)、LC-20ADXR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UltraScan PRO色度仪(美国HunterLab)、AQ20差示扫描量热仪(美国TA)、CI-L全功能生物显微镜(日本尼康)、Dcode System for DGGE变性梯度凝胶电泳系统(美国)、F-2700分子荧光光谱仪(日本日立)、TA.XT Plus质构仪(英国SMS)、液相色谱仪质谱联用仪(美国安捷伦)、SA402B电子舌(日本Insent)、实时荧光定量PCR系统(美国Bio-Rad)、puriFlash 215快速制备色谱(法国Interchim)等大型设备,其达到70余台套,此外,本专业还拥有用于食品工程训练的小试设备,如100L啤酒实验生产设备、50L酸奶实验生产设备、0.5t/h纯净水实验生产设备、焙烤实验生产设备、果酒生产设备,等等,完全满足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需要。 三、专业建设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党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化改革的契机,根据学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的“超常规”发展食品学科,借助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增列为湖北省重点培育学科、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和湖北省普通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的推动,以“荆楚卓越人才”协同培养理念和要求为出发点,从人才培养战略和科学研究模式入手,以学科建设为核心,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深化教学科研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的改革,进一步调整学科结构,促进学科交叉,推进教育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全面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促进创新性人才培养工作,促进本专业各项建设持续、快速、高水平发展。 坚持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教学理念,确立鲜明的办学特色,积极推进专业改革,构建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专业建设体系。按照“立足襄阳地方、融合校企资源、突出工程能力、服务食品行业”的指导思想,培养食品类专业理论知识扎实、具有创新与创业精神、工程实践能力突出的应用型食品技术人才;为地方食品产业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服务。专业建设坚持“两个定位”:基于师资、平台,结合地方资源的学科定位;基于行业、学生,结合应用导向的人才培养定位。人才培养的出口导向:主要为社会培养一线急需的食品类专业应用性人才;其次为研究型大学、科研院所输送创新型学术人才。 三、培养目标 以“荆楚卓越人才”协同培养理念和要求为出发,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较系统地掌握食品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检测分析、质量安全控制和产品技术研发等方面工作的现场工程师及初级研发工程师。 四、专业建设思路和目标 4.1 专业建设思路 基于“学业导师制、产学研协作”为路径的“协同育人”机制,采用“阶梯递进,双证通融”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行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大类培养”与“二次分流”。 4.2 专业建设总体目标 坚持“产学研”合作,以深度相融的“校企协同”培养为抓手,在协同育人机制、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学生学业评价方式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创新、“双师型”教师建设等方面取得突破,建成一个相对成熟的卓越食品工程师培养体系。 4.3具体建设目标 (1)固化协同育人机制 ①建立协同培养联盟,创新和固化管理体制。以人才培养、科技合作为纽带,深化学校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政府实务部门间的合作,建立深度联盟机制,创新管理体制。为了保护合作企业的积极性,学校建立了良好的产学研联合培养运行机制。一是保证企业优先录用毕业生;二是承担企业的职工培训与学历提升任务;三是选派优秀教师参加企业的科研和产品开发,为企业的发展作贡献;四是校院两级领导与企业领导和部门经理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学校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 ②建立教师双聘机制,共享教师资源。学校教师继续通过进企业挂职锻炼、“三进”活动、科技特派、企业技术研发等渠道,在行业企业中被聘为研发经理、技术厂长等。同样的,来自行业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可以被选聘为学校的兼职导师——参与实践性比较强课程的讲授、作为学生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提前介入宣讲企业文化作为学生就业指导教师等等。 ③更进一步加强校企联合建立实验室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产学研创新基地的建设,实现企业、政府实务部门、科研院所间的仪器设备、实践基地、实训车间、仿真实验等资源的共享。更好地促进科技向生产力转化,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为产业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保障平台。 ④由学校和合作企业的代表组成理事会,共同制定切实可行的运行、管理和考核机制,明确校企双方的责任与权利,确保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顺利实施。吸引更多企业协同研究人才培养方案、培养规格、课程建设、实践基地建设、教材编写、指导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和就业指导等工作事宜。 ⑤与企业共建一个专门的学生量和培养质量网络考核与评估平台,考核学生在企业各环节的工作表现,由学生、企业指导教师、高校教师进行考核,并实时更新。同时,可以根据该平台,进行实习学生的遴选与日常管理,方便企业聘人、用人。 ⑥与行业企业、用人单位共建一个毕业生的跟踪反馈机制,建立毕业生质量调查反馈与远程跟进指导机制。每年召开一次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邀请来自地方行业产业的企业领导对本科生能力素质、校企合作培养、实践环节的落实等出谋划策;学校定期赴产业行业走访调研,与企业老总、主任工程师和毕业生面对面,听取企业领导和工程师对毕业生的评价,找寻“一线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不足之处;此外,学校通过学工部门,对刚刚毕业的学生进行经常性的远程跟进指导,了解毕业生工作现状,对他们的入岗培训、职业心态、参与项目等方面进行指点,树立他们沉下心来成为一名优秀的“一线卓越工程师”的信息,同时,也可以从他们面对工作的困惑中寻找现有人才培养方案的不足,为优化培养方案提供依据,经常性的跟进指导的时间约为一年。对于工作一年以上的毕业生,将每年进行跟踪调查。 (2)建立人才培养标准 项目建设期间,在先前调研的基础上,继续深入行业企业、政府实务部门调研,根据教育部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专业标准,结合卓越工程师培养规格,更进一步完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标准体系,做好人才培养顶层设计。 (3)优化课程体系内容 ①继续做好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课程应充分反映食品加工行业的新发展和新要求;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以拓宽基础、增强创业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办出专业特色为目标;用最新科研成果充实教学内容,加强学科内的综合与学科间的渗透;加强实践教学,强化工程技能基本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将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相结合,实现课内教学学时减少、教学内容增加、信息量增大的要求; ②加强课程整合,划分课程群。由专业负责人根据培养目标来整合课程和构建课程群,并指定课程的教学内容,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和脱节,力求在教学过程中拓宽知识面、追求前瞻性,在求是创新的基础上,保证所学实用、够用,让本专业的学生走出校门用得上,上手快、适应现代制造企业高起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努力实现“零适应期” 就业能力。拟建设3个课程群:食品工程与工艺、食品化学与营养、食品安全与检测。 ③校企合作开发专业方向课程,突出应用能力培养,压缩课堂理论教学学时学分,增大实践课的课时比例,课程内容更侧重工程实际问题的分析,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工程实践和创新。 ④项目实施期间,继续做好高水平优秀教材得选用:以“加强基础、精选内容、有所创新、有利教学”为原则,尽量选用国家规划教材或者比较权威的高水平教材。教材体系和内容要尽量贴近本地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需求,易于学生学习,并在此基础上,建设一批精品校级立体化教材。同时,在校企联合培养的基础之上,自编特色教材《粮油品质分析》、《食品化学与分析实验》、《食品工艺学实验教程》、《粮油加工工艺学实验》、《食品生物化学实验教程》等课程教材,实验项目的设置根据企业需求开设。 (4)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①采用工厂实地教学模式,融合校企资源。 ②在教学手段上,增加使用视频教学比例。课堂教学尽可能多地采用多媒体教学,注重图片、视频、文字的互补互济作用。 ③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手段,适当增加实验课比例,增加专业生产见习、社会实践等课外教学活动的比例。增加自主设计型、创新性实验内容,加强开放型实验室建设力度。 ④本科生从一年级起推行“学业导师制”,让每个同学都跟进到老师的具体科研课题中,加大对“大学生科研”的实施与管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 ⑤改革专业课授课方式,重视“案例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和“分层次”教学,重视不同个体的个性特征和认识特点,注重因材施教。 ⑥丰富和完善课程考试形式,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将口试(答辩)、小论文(设计)、调查报告、课程论文和操作等纳入考核体系。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设置课程论文撰写环节和课程论文讨论环节,加强学生学习诚信教育和管理。强化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获取信息、归纳整理能力。 ⑦大力推进微课、慕课建设,积极实践“翻转课堂”等先进的教学方法。每年,派出3-5名教师参加“微课、慕课建设”培训班;力争四年后有3-5门课程可以熟练的进行“翻转课堂”进行教学。 (5)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①进一步优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增加实践课程数量,提高课程学时,加大实践教学比重,使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分(学时)超过总数的30%,确保学生在企业、科研院所、政府实务部门的学习时间达到一年左右。 ②在项目建设期间,建设1-2个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1个校内仿真实训基地,根据不同食品工艺,探索将现代食品工业实习实训与仿真训练进行有机结合;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实习和科学研究基地8~10个。重点打造正大食品(襄阳)有限公司实践教学基地,争取建设期内成为省级实习实训基地,使之成为深度合作和实质运行的协同培养单位。联合襄阳周边企业,积极申请联合共建实验室,强化实践教学质量,深度校企协同培养,打造5-8个共建实验室,争取建成1-2个省级“校企合作研发中心”。 ③以每年学校开展的教师“三进”活动为抓手,鼓励和倡导教师带学生进企业开展产品技术开发活动;同时,借助“学业导师制”、PRP项目和教师科研工作室平台,进一步引导学生走进实验室,积极开展创新创业训练活动。 (6)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在现有师资队伍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增强教师工程能力,扩大“双师型”教师比例,确保食品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顺利实现,必须要打造一支与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师队伍。除了继续面向国内外大力招聘食品类博士充实教师队伍之外,目前还正采用以下四种途径,逐步解决“工程实践教育背景”师资不足的问题: ①大力引进具有行业经历的教师。直接在大型行业企业中挑选工程素养高的一线工程技术人员,作为技术型教师进行引进。 ②改善现有教师的工程背景结构。立足校本,加大现有教师职业培训力度,通过“三进活动”、进企业挂职锻炼(三个月)、科技特派员、国内外进修、参加职业培训与职业资格认证等方式,解决现有教师工程背景缺失的问题,四年内,使得本专业具有工程背景或企业工经历的教师比例占总教师人数的 60%以上。 ③注重人才梯队建设,大力引进学科带头人。通过培养和引进的方式,使本专业人才队伍在年龄上实现老中青结合,在职称上实现高中初匹配。人才梯队结构按 3 :5 :2 (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一般专业教师)的比例建设。通过设置“隆中学者”、“楚天学者”、“彩虹学者”等岗位,引进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促进学科发展。 ④共享资源,从企、事业单位聘请兼职教师。开放办学,外扩资源,积极依托校外实习基地,主动对接行业企业、科研院所、政府实务部门,聘请具有行业背景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充实到教师队伍。 (7)推进国际化联合培养 专业发展除了继续寻求学校、学院大力支持之外,还必须继续坚持走开放办学、合作办学的路子,借“力”发展。项目建设期间,进一步加强同江南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南昌大学等食品类专业“龙头”以及区域内规模化企业的合作,积极借鉴和吸收他们专业建设的先进经验,寻求实质性合作,争取建立起一个包含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专业建设、学科建设、服务地方等功能在内的合作平台,专业建设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期待实现错位发展、后发先至。此外,大力推进国际化办学力度,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①积极利用好“世界著名科学家来鄂讲学计划项目”平台,定期邀请国外著名学者和专家来校讲学; ②引进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食品同行,聘为专职教师; ③积极鼓励专业教师出国参加学术会议、学习研修或进行访学研究; ④办好我校与加拿大王子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⑤每年组织优秀学生到海外游学。 (8)积极推进专业自评自建,适时开展专业认证 积极对接食品工程师国际认证标准,吃透评估体系内涵,聘请专家指导,将专业建设与专业认证紧密结合起来,制定详细的落实和建设路径,主动开展自评自建。 五、保障措施 1、政策支持保障 学校高度重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 先后出台了多个文件和实施办法,对我校专业改革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并给予了政策支持。通过科学规划、政策支持、奖励机制建设、经费资助、全程管理等环节,形成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学校除了正常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等教学经费投入之外,还将对立项的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项目、优势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等,在项目实施期内,每年都将投入20万元的专项建设经费。 2、组织保障措施。 成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工作小组,领导重视,全员参与。聘请行业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专家参与专业的教学改革工作,促进本专业实践教学的发展,其主要职责是:提出专业发展方向、目标、任务;确定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审定专业教学计划;审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与教材建设;提供专业教学改革政策咨询与指导;参与指导学生学习生涯规划,为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定岗实习机会。 3、人员保障措施。 建立教师队伍素质提升机制。制定教师教学能力互补提升计划,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第一,专业教师除了自己的学术方向外,还要依托企业,在一定时间内创造出工程实践应用成果。第二,按一定比例选派骨干教师定期到示范性的院校和企业进行为期三个月到一年的“双师”素质学习、进修;第三,将青年教师选送到国内知名的企业中挂职锻炼,学习企业所需的技术,了解市场情况。此外,还要从行业中聘请一部分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业务精通的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搭建一支“专兼”结合,有丰富社会经验的教师队伍。 4、资源和管理保障 多年来,本专业利用校企共建基地、重点实验室建设等项目,多方筹集资金,为专业实验室配备了较为先进的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实验室仪器设备达 800 余 台(套),设备资产总额 1000 多万元,这些教学资源为培养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提供了保障。此外,学校对专业改革项目实行目标管理,定期聘请专家评估,有关二级学院负责检查、监督本项目的实施进度。对项目进行中期检查,包括改革内容、建设进度、内容、成果、特色,经费开支情况等等,确保实现专业改革目标。 六、实施方案 1、2017 年1月,成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办公室,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指导和检查等工作;由系主任、专业负责人牵头成立由本专业教授和企业专家组成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协同育人计划项目工作组”(简称工作组)负责整个改革方案的设计工作。 2、2016 年2月-2017年3月,在原有调研基础上,工作组通过充分沟通,进入企业和其他高校调研,将进一步完善、修订出更加符合培养目标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3、2017年 4月-5月,确定校企联合共建3个教学团队,由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组成,其中企业专家不低于30%,有企业实践经历(≥6个月)教师比例不低于80%;各教学团队将通过有计划的教研活动,开展课程建设、课程开发、教研教改以及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活动,4年内建成 1-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4、2017 年 6月-9月,各教学团队编写课程教学方案;同时对现有教学管理制度进行梳理,组织教师、专家、企业管理人员等设计管理制度体系并逐步健全管理制度。在此期间,启动学生实习学习质量网络评价平台的建设。 5、 2017年10月-2019年12月,对现有的企业实践教学基地进行进一步的梳理,经过充分调研针对每个基地编制《企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方案》并实施,建设4--8个具有一定合作深度和广度并有成效的企业实习基地,每年可满足 400 人次学生实习;重点建设正大(襄阳)食品、襄大农牧集团、湖北香园食品有限公司等实践教学基地,在科研、教学、学生就业等方面广泛开展合作。 6、2017年-2019年,每年7-8月,分批组织学校青年教师进企业锻炼,每次4 周的时间,丰富教师的实际工作经验,鼓励教师利用课余时间承接企业技术研发工作,深入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实现教学团队 100%教师具有企业实际工作经历。 7、2017年11月-2019年8月,对改革后的专业核心课程和3 门校企共建特色课程进行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80%通过校级精品课、精品资源课程验收。 8、成立毕业生跟踪反馈工作组,每年4月-5月形成定期的毕业生跟踪调查反馈制度,掌握毕业生实际情况,为进一步完善专业建设提供依据。并为毕业生安排指导教师,为其继续提供1年左右的远程指导,帮助毕业生更快适应工作岗位。 9、2019年9月-12月,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总结,对执行情况进行评估。 七、预期成果 1、项目绩效总目标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使我校食品专业达到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现场工程师)的培养标准,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高,培养毕业生收到行业企业欢迎,用人单位满意度高。同时,通过项目建设,形成一批富有建设性、适应性的成果,在经过后续专业办学中的不断完善、更新、调整之后,逐步固化、凝聚为本专业得办学特色。 2、项目长期目标 围绕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该项目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实践实训环境建设、教学资源特别是工程项目案例资源建设、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等方面,取得较为成功的经验,获得一批改革成果。 3、项目年度目标 结合年度建设进度工作安排,年度目标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一套针对性强,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本项目将全面考察并修订现有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尤其注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形成一整既符合襄阳食品产业需求,又符合我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培养特色、也符合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特点与实际的人才培养方案。 (2)建立一套完善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方案。在原有校企实践教学平台的基础之上,通过“校企全面共建、职业资格认证、创新创业训练”三种新途径提升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质量,建立可操作、可考核、可追踪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3)建立一个完备的校企合作机制。项目实施过程中,将建立完备的校企合作机制:包括组织机构的设立,兼职教师任课及考评体系,合作教育管理制度的建立等,以保证专业改革长效运行。 (4)组建一支校地联合、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团队。本改革项目将产生3个由我校专职教师、其他高校教师和重点合作企业构成的教学团队;培养正高职称教师 2-3人,副高职称教师3-5人,讲师3-5人,培养博士 2-3人,引进博士2-3人,引进技术型教师2-3人,最终建立一支教学研究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突出的师资队伍。 (5)建成一个省级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通过加强对现有的较成熟的实践基地建设力度,申报1个省级实习实训基地一个并力争获批。该基地是集教学与科研、人才培养与师资培训、实验与实训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平台。 (6)建设一批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和教材。通过改革,将产生3-6门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2 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争创1 -2门省级视频公开课,编写专业课尤其是实践类课程特色教材3-6部,完成一批优质的校级立体化教材。 (7)获得一个较为满意的人才培养效果。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推动人才培养各方面机制、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大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获得用人单位、相关高校、毕业生、第三方评价机构。 |